每经编辑:王月龙,杜宇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复制导师一对一
8月12日,《婚姻登记条例(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草案)在民政部网站全文公布并公开向社会征求意见。修订草案相比原条例,在登记程序上作了较大修改。
根据草案的规定,结婚登记和离婚登记都不再需要户口簿,也取消了过去对登记的地域管辖的规定。结合民法典,草案新增了关于30天“离婚冷静期”“婚前隐瞒重大疾病可撤销婚姻”等条例,并对“离婚冷静期”进行了具体的规定。
结婚和离婚登记都不再需要户口簿
登记取消地域限制
现行《婚姻登记条例》2003年10月1日正式施行,本次公布的草案,也体现了民法典涉及婚姻的最新要求。
比如,草案对于婚姻登记中所需出具的证件进行了修改,取消了需出示户口簿的要求,以倡导婚姻自由。按照修订草案,办理结婚登记的内地居民出示的证件和书面材料只有两项——本人的居民身份证;本人无配偶以及与对方当事人没有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的签字声明。
办理离婚登记的内地居民出具的证件也只包括本人的居民身份证和本人的结婚证两项。
目前征求意见的修订草案,则取消了对婚姻登记地域管辖的规定。按照草案规定,内地居民结婚,男女双方应当共同到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结婚登记。内地居民自愿离婚的,男女双方应当签订书面离婚协议,共同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离婚登记。
这也就意味着,未来进行婚姻登记,将不会再有地域限制。
三类不受理离婚登记情形
修订草案的多个条款中,明确了可以撤销婚姻的情形。
如规定,因胁迫结婚的,受胁迫当事人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请求撤销婚姻;一方当事人患有重大疾病的,应当在结婚登记前如实告知另一方当事人;不如实告知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请求撤销婚姻。
草案还规定,当事人通过冒名顶替或者弄虚作假办理婚姻登记的,民政部门收到公安、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等部门出具的事实认定相关证明、情况说明、司法建议书、检察建议书等证据材料,应当对相关情况进行审核,符合条件的及时撤销相关婚姻登记。
此外,草案还明确了不予受理离婚登记的三类情形,分别是未达成离婚协议的;属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以及结婚登记不是在中国内地办理的。
“离婚冷静期”任何一方可申请撤回
“离婚冷静期”是涉及婚姻的一项引人注意的新规定。此次婚姻登记条例修订草案对“离婚冷静期”进行了细化规定,其中明确自婚姻登记机关收到离婚登记申请之日起三十日内,任何一方不愿意离婚的,可以向原申请离婚登记的婚姻登记机关撤回离婚登记申请,婚姻登记机关应当终止离婚登记程序。
根据规定,期限届满后三十日内,男女双方应当持本条例第十五条规定的证件和离婚协议共同到原申请离婚登记的婚姻登记机关申请发给离婚证。
同时,草案第十七条明确离婚协议应当载明双方自愿离婚的意思表示和对子女抚养、财产以及债务处理等事项协商一致的意见。第十八条指出婚姻登记机关应当对离婚登记当事人出具的证件、书面材料进行审查并询问相关情况,对当事人确属自愿离婚,并已对子女抚养、财产、债务等问题达成一致处理意见的,应当当场予以登记,发给离婚证。
草案还提出,离婚的男女双方自愿恢复婚姻关系的,应当依照本条例规定到婚姻登记机关重新进行结婚登记。
上半年结婚登记数再创新低
较去年同期减少49.8万对
民政部官网8月2日发布的《2024年2季度民政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结婚登记343万对,离婚登记127.4万对。
而2023年上半年,全国共办理结婚登记392.8万对,办理离婚登记131.7万对。
相较而言,今年上半年结婚登记数较去年同期减少49.8万对,离婚登记数同比减少4.3万对。
据《每日经济新闻》,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上半年结婚登记数也创下近年新低,仅为2014年同期694万对的一半左右。根据民政部统计数据,在2023年止跌回升以前,全国结婚登记数已持续下跌多年,其中2022年上半年为373.2万对。
从全年数据来看,2013年全国结婚登记数为1346.9万对,在2014年开始逐年下降,后于2019年跌破1000万对大关,2021年跌破800万对大关,2022年降至683.5万对,跌破700万对大关,而2023年则回升至768万对。
据界面新闻,人口学者何亚福表示,2023年的增长主要是由于2020年至2022年疫情期间,许多情侣选择推迟婚期,导致2023年出现了补偿性结婚潮。然而,2024年上半年结婚登记数的下降表明,疫情后的补偿效应已经减弱,预计全年结婚登记数将继续下降。
何亚福认为,结婚登记数下降的原因很多,包括年轻人数量减少、适婚人口性别比例失衡、初婚年龄推迟、高昂的结婚成本以及婚姻观念的变化等。
七普数据显示,中国80后、90后、00后存活人口分别为2.15亿、1.78亿、1.55亿,年轻人数量明显下降。
其次是适婚人口性别比失衡,20-40岁男性人口比女性多了1752万人。这些结构性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中国未来人口形势的发展。
初婚年龄推迟也是重要原因。根据人口普查数据,2010年中国平均初婚年龄男性为25.75岁,女性为24岁;2020年平均初婚年龄男性上升到29.38岁,女性上升到27.95岁。
何亚福说,面对年轻人口减少和生育意愿低迷的现状,未来实施有力的生育支持政策将是应对出生人口下降的关键措施之一。
编辑|王月龙 杜宇 杜恒峰 杜波
校对|段炼
每日经济新闻综合自民政部网站、界面新闻、每经网
每日经济新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