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深导师一对一咨询

“因为婆媳关系,我跟老婆要离婚了。”中国婆媳关系全景图(婆媳关系)

admin2024-09-18 04:42:5812

作者:靳永爱、吕利丹

导师一对一:aizhidaozixun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复制导师一对一

编辑:庄溪瑞、何璇

最开始提到婆媳关系这个选题,我们都是很兴奋的,认为以我们八卦的素材加文献加数据,简直可以勾画一幅“中国婆媳关系”全景图了。我们的文学作品、电视剧、综艺节目等从来都不缺以婆媳关系为题材的作品:《孔雀东南飞》《孟祥英翻身》《婆婆来了》《麻辣婆媳》《中国式相亲》……等等,数不胜数。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戏中的婆媳关系:女人与女人的战争

婆媳剧历来是电视剧黄金档的热门选题,有一些剧历经时间的考验仍然很能打。《双面胶》基于真实故事改编,用冷峻尖锐的风格(一贯的六六风格)刻画了一对上海媳妇和东北婆婆之间的矛盾,该剧在豆瓣主页的评论撕裂成两派:一派认为婆婆该打,一派认为儿媳妇该打,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更早的《婆婆·媳妇·小姑》(暴露了年龄呀!)始终是小编的心头爱,编剧巧妙地用喜剧和温情风格中和了婆媳矛盾的紧张感,观影感受极佳。温情和冷峻,恰好是现实中婆媳关系的两面(演娇嗔上海小媳妇,和海清相比,我更喜欢当年的傅艺伟阿姨,胜在她的慵懒恬静气质)。最近大热的宫斗剧《延禧攻略》和《如懿传》,婆媳关系也是剧中的一大亮点,上一届宫斗冠军甄嬛继续担当宫斗界的扛把子,与下一届种子选手富察皇后展开了精彩的婆媳较量。

现实比电视剧更有戏,前段时间朱雨辰妈妈上了热搜,她对儿媳妇提出了贤妻良母的期望,被网友认为标准过高(高吗?婆婆们不都这么想吗?)。

善于总结的网友们认为雨辰单身至今是因为妈妈是“恶婆婆”。其实朱雨辰妈妈对儿媳妇的期待代表了老一辈父母的普遍想法。

婆媳关系会影响到婚姻的质量(小编突发奇想,逛了许多年没看的天涯社区,今天天涯社区热榜第一条就是来自婆媳关系专版的话题:“因为婆媳关系,我跟老婆要离婚了”)。据说谢霆锋和张柏芝5年婚姻破裂与婆媳关系交恶有很大关系。

当然,婆媳关系处理好了,生活幸福感会爆棚,比如嫁到中国的日本媳妇福原爱同学,和婆婆好到睡一张床,每天被婆婆烹饪的美食和烘焙的精美糕点砸醒,幸福得不要不要的。

现实中的婆媳关系:

从“委曲求全”到“合作互惠”的媳妇角色

然而,查找文献的时候才发现我们给自己挖坑了,八卦倒是不少,正经的学术研究却不多,最想不到的,有几本关于婆媳关系的著作竟然还不是写中国这个有千姿百态婆媳关系的社会的。本着自己挖的坑咬牙也要填完的精神,我们还是尽力用严肃的学术文献来谈谈婆媳关系背后深刻的文化背景,以及社会快速变迁背景下婆媳关系的张力变化

婆媳关系形态的塑造实际上可以追溯到中国的儒家文化,以父权为核心的儒家文化强调男性地位高于女性、年长的地位高于年轻人、孩子应该孝顺父母。所以,传统的权威体制建立在代际、年龄和性别上,年龄最大的男性拥有最高的社会地位,女性随着生育子女地位也会提高,但是始终低于男性(Galin 1994)。

在传统的中国社会里,嫁出去的女儿是“泼出去的水”,她们住在夫家,被认为应该从属于夫家,而婆婆则负责训练媳妇,让她们适应从属角色、遵守夫家规则(Shih and Pyke 2010)。媳妇只能忍气吞声,慢慢熬着,熬到自己儿子娶媳妇,把自己变成婆婆角色,成为传统秩序的维护者。从这个意义上讲,作为女性的婆婆,实际上是父权体系的代表

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产方式的转变,婆媳关系已悄然发生了变化。费孝通先生曾描述江村的婆媳关系实现了从媳妇“百依百顺”“委曲求全”到婆媳“合作互惠”的转变,针对台湾某个乡村的研究也显示,随着台湾从农业经济转变为工业经济,女性劳动参与提高、有了收入来源和经济实力,在家中的地位也发生了改变,婆婆们抱怨“媳妇都不听自己的了” (Gallin 1994)。

这种关系模式的变化背后的机制很复杂,现代化的发展、城镇化的推进、女性地位的提高、居住模式的变化等都是重要原因。我们并不打算在这篇文章中分析这么复杂的机制,重点想说一说居住模式

1991年以来45岁以下已婚女性与公婆/父母同住的比例。注:1991-2009数据来源于中国营养追踪调查(CHNS),2016数据来源于《中国家庭生育机制调查》在全国6个省的调查数据。

上图是1991年以来45岁以下已婚女性与公婆/父母同住的比例,可以看出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当然,下降是符合发展规律的,中国的家庭结构一直在转变中,核心化是发展趋势。那么近几年的上升又是什么原因呢?

最新的一些研究表明,这种变化主要是家庭照料特别是抚幼功能向家庭回归带来的代际同住比例提高所导致。近些年来由于托育特别是0-3岁托育功能的公共支持严重缺乏,使得祖父母不得不承担起隔代照料的工作。这在我们2016年调查中也得到了验证,城市中有75%的家庭中父母帮助照顾过第一个孩子,甚至3岁之前主要由父母照顾的占40%。虽然2009年以前的年份无法分出跟父母和公婆居住的比例,但是2016年数据可以分出,绝大部分是跟公婆同住(22.81%),只有一小部分跟父母同住(5.61%)。

仍然拧巴着的婆媳关系:

秀才遇上兵,有理说不清

同住看起来是一个简单的家庭结构指标,但实际上背后有很多含义。跟父母(公婆)同住则意味着每天都有交集,两代人之间有观念的差异,也有婆婆对儿媳根深蒂固的角色期待(比如做家务),甚至还可能有跟儿媳竞争儿子的爱的行为……同住到底有什么影响呢?

普林斯顿大学的博士生Cheng Cheng刚在《Journal of Marriage and Family》上发表了一篇名为Womens Education, Intergenerational Coresidence, and Household Decision的文章。她利用2010年和2014年的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CFPS)分析女性受教育程度对在家庭内部决策权的影响,使用marginal structural models解决内生性问题(不用纠结模型和内生性,反正你相信结论是科学的就对了),结果表明,在核心家庭中,女性受教育程度越高,家庭决策权力越大,而在跟公婆同住的家庭中,教育对女性在家中的决策权却没有什么影响。虽然我们在为“妇女能顶半边天”取得的进展欣喜不已,但看起来传统父权的影响依然存在

那么,不同住就相安无事了吗?当然不是。有研究者访谈了15名在美国的中国家庭中的媳妇,夫妇都是二代移民,其中丈夫的母亲是来自中国大陆、香港和台湾的一代移民,至少在美国生活了20年以上。婆婆和媳妇都来自中产阶级家庭,受过良好的教育,媳妇至少受过大学教育,婆婆中有12位受过大学教育,3位有高中文凭。这些家庭中,只有一个家庭是婆媳同住,其他都是住在附近或者其他州,住在其他州的婆婆会过来帮忙照看孩子。

虽然只有15个家庭,虽然都来自中产阶级,她们描述的婆媳关系却是非常典型的,比如:婆婆在不征求夫妻意见的情况下自作主张地帮忙买房子,婆婆想控制一切事情(婚礼在哪儿办,应该请多少桌,请谁,菜单细节等),婆婆通过展示自己在家务方面的能力来维持在家中更高的地位,想要指导媳妇如何做饭、如何洗衣服(却从来不觉得做家务也是儿子的事儿),远在他州的婆婆每来家里一次都要带两个星期的食物,让媳妇觉得自己没有喂饱她的儿子,在养育孩子上的冲突更多(婆婆会觉得我都这么养过多少个健健康康的孩子了,我的养育方式才是对的),生育后要坐月子,不能洗头不能喝凉水不能吹风等等。我想每一个中国媳妇大概都有其中的经历。

当然,所有婆媳关系的问题也并非全来源于婆婆。针对印度一个乡村的研究发现,从媳妇角度,媳妇的不懂得感恩、对老年人的不尊敬、甚至一些自私的行为也是矛盾的来源。媳妇可能接受了更多的社会新事物、新观念,对传统文化观念不理解、不尊重。

如何相爱不相杀?

那么,如何解决婆媳冲突和矛盾呢?(以下建议绝非作者凭空看心情写的,真的是引用的正经学术研究结果)

01

儿子是关键的调和者,儿子的立场非常重要,如果儿子能够站在媳妇一边,支持媳妇的想法和做法,那么婆婆的想法可能会有所改变(嫁对了人你就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02

包容、尊重和感恩,其实很多冲突来源于观念和生活习惯的差异,儿媳如果能对婆婆在家务上的帮助表现出感恩的心态以及尊重,同时包容一些无关紧要的琐事,关系会和谐很多。

03

点头、微笑但事后“我行我素”。尽管不同意婆婆的想法,但避免当面反对和直接冲突,而是表示同意后,事后再遵从自己的做法。

04

能不同住还是不要同住吧

是不是所有婆媳关系都是负面的呢?当然也不是。针对印度某乡村的研究发现,大多数婆媳关系是和谐的,而且婆婆和媳妇可以相处得像母亲-女儿一样。心中有爱、相互理解、好的沟通是这种亲密关系的关键很多事情其实并没有对错,多一些理解、关爱、宽容,保持良好的沟通,才能和平相处。

目前,很少有社会调查关注婆媳关系问题,不过有些调查(比如中国家庭幸福指数调查、中国家庭生育决策机制研究)问了你与公婆关系怎么样,调查结果比较相似,明确表示不好的仅有2%左右,可见,尽管婆媳关系是文艺作品和网络热点话题的摇篮,但实际上不用过于担忧,婆媳矛盾并不是代际关系的主流

小结与反思

婆媳关系看似是两个女人的关系,实则不然,反映了深层次的社会结构、文化。总体而言,现有的婆媳关系可能有父权的持续影响,但也反映了代际差异,代与代之间在价值观、生活习惯上的巨大差异,更一般意义上看,是一个亲密关系处理策略问题。

社会上诟病比较多的是“妈宝男,矛头都指向了妈妈,但实际上更可能是一个独生子女家庭过分溺爱的问题。虽然写成了一篇杂文,但婆媳关系确实是很值得关注的一个学术问题,它可能影响到婚姻质量、健康、家庭幸福等在内的社会人口学领域经常讨论的问题,今后的调查和研究(至少我们自己的)应多关注。

排版:小爽

题图来源:图虫创意

文章来源:本文经授权转载自公众号“ 严肃的人口学八卦”,转载请联系原账号。

参考文献:

1.Allendorf K.2017. Like Her Own: Ideals and Experiences of the Mother-In-Law/Daughter- In-Law Relationship. Journal of Family Issues 38(15) 2102–2127.

2.Gallin R.1994.The intersection of class and age:Mother-in-law/Daughter-in-law relations in rural Taiwan. Journal of Cross-Cultural Gerontology 9: 127-140.

3. Shih K. and Pyke K.2010.Power, Resistance, and Emotional Economies in Women’s Relationships With Mothers-in-Law in Chinese Immigrant Families. Journal of Family Issues 31(3) 333–357

4. Cheng Cheng.2018. Womens Education, Intergenerational Coresidence, and Household Decision-Making in China.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Family.

5. 费孝通. 1983. 家庭结构变动中的老年赡养问题——再论中国家庭结构的变动.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Vol.20(3), 7-16.

微信公众号全新改版

如果你还想找到“我是科学家”

请尽快将【我是科学家iScientist】设置为“星标”欢迎个人转发到朋友圈

【拓展阅读】结婚后住婆家还是住娘家?谁说了算,会影响到亲戚的数量!

本文链接:https://51aizhidao.cn/post/3992.html

阅读更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