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

导师一对一:aizhidaozixun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复制导师一对一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复制导师一对一
语言暴力,到底有多可怕?(下)
我们知道了语言暴力对孩子的影响,但怎么样做才不会“恶语伤人”,很多人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了,很难做出改变,或者重新开始。有一本书叫《正面管教》,主张“温柔而坚定”的教育方式,被很多人推崇,通过训练可以完成。我个人认为,从认知上的改变开始,更容易接受一点:问寻每件事背后的合理部分,而不是盯着“我”认为不好的部分,这样能让自己冷静下来,以免出口伤人。比如,孩子磨蹭是性格使然?还是做事过于仔细耽误了时间?也许一转念,就能控制住自己的语言了。
正确的沟通,都是非暴力的
很多时候,培养一个健康的孩子,远比修复一个破损的成人容易得多。每个孩子都希望得到肯定、认可,特别是来自父母的。当父母懂得考虑孩子的感受,多一些接纳和爱的时候,孩子必然能够更加积极面对生活。著名心学家马歇尔·卢森堡在《非暴力沟通》一书中,就提到了一种和谐的亲子沟通方式:● 观察观察,是非暴力沟通的第一步。父母要对孩子们的行为进行他细观察,说出观察的结果。做好观察的第一步就是不要对孩子的行为下定义。比如当老师告诉父母孩子没交作业,不要对孩子说:“你怎么又不写作业了?”只要父母对孩子的行为有评判,就会引起孩子心中的逆反情绪。不带评论的观察是,“你为什么不写作业?”这是客观的疑问,孩子就会说出,因为作业太难、太多,或者不喜欢老师等原因,父母就可以进行下一步的教育引导。● 感受不少父母喜欢急于求成,却忽略了孩子的心情。比如,父母叫孩子打扫房间,孩子有情绪,洒了一地的水,就会对孩子说:“你怎么这么笨,这点小事都做不好?”这对孩子的感受是极大的伤害,也许孩子只是想偷懒,却被冠以笨、无能的标签。这个时候,父母和孩子都应该说出各自的感受,父母是为了锻炼孩子的自主能力,教育孩子不要那么懒,要是孩子还是不愿意,态度可以适当强硬点,但不能胡乱指责。● 了解感受产生的原因大部分父母听到一句不中听的话时,会有三种反应选择。比如当孩子对妈妈说:“妈,你做的饭不好吃。”第一种是愤怒,“辛辛苦苦给你做饭,还敢嫌弃饭难吃。”第二种是推脱,指责对方。“那我不做了,你们自己做吧。”第三种是用心体会和了解孩子们的需要,看看孩子是不是不舒服,如果一切正常,就要考虑提高一下自己的烹饪技术了。父母不要总是意气用事,多通过沟通来发现孩子的真正需求。主播蒋宁 :安徽省朗诵艺术家协会会员
做智慧父母,成就孩子美好未来。 编辑制作麦子红了:公益组织“成长有约”的发起人,“成长有约”父母成长工作室的主人,以心理学和家庭教育知识为基础,上百个案为经验,20万字的原创为思考,愿意和父母们共同见证孩子的进步和成长。手机15856111240(微信同号),欢迎来电来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