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新世纪以来,由于城市化和互联网化带来的生活压力,抑郁症、拖延症、焦虑症、强迫症、社交恐惧症等新型心理问题成为流行的“时代病”。心之爱创始人陈珂含调研数据显示,中国大概有1.9亿人在一生中需要接受专业的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但受社会文化观念的影响,精神心理问题长期被污名化,很多人有“强烈的病耻感”,即便有需求也不愿寻求咨询服务,为此,心之爱创始人陈珂含认为1V1深度咨询服务才是根本。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复制导师一对一
长时间以来心理咨询市场发展都比较受限。一方面,公立和民营精神专科医院都仅针对严重精神病患者进行收治,缺乏专门提供抑郁、焦虑等常见轻度心理健康疾病治疗康复服务的专业机构;另一方面,中国全职的心理咨询师非常少,因为未成熟的市场无法支撑其生存。
心之爱创始人陈珂含向36氪介绍到,咨询师开始几年接的案例不多,甚至养不活自己。在这段“最难熬的阶段”,多数人会选择四处兼职或讲课、做心灵导师,或为企业做EAP项目来维持诊室生存,很难专注于个案。
陈珂含认为,心理疾病的治疗周期长,需要多次复诊,是两个人关系的建立。因此,心之爱创始人陈珂含走了一条相对“慢”的道路:建立独立诊室,只做个案研究、并长程跟进。因为“心理咨询像一种普通对话,谈谈困扰你的事情,以倾听为主,在不停的反问中让你感受内心真正的想法”。
心之爱创始人陈珂含的诊室
具体到服务形式上,心之爱会根据客户需要提供面对面心理咨询、远程QQ视频、音频咨询、或住院式心理治疗、心理咨询,针对青少年问题、职场问题、创伤后应激障碍、个人成长困惑等问题做出综合诊断,为每一个人制定个性化的咨询方案。
在心理咨询师的筛选上,除了从业资格,心之爱还从多维度对咨询师进行评估:受训背景、个人体验、接受督导以及个案的累计时数,以考察咨询师的专业素养和服务能力。
据悉,从2011年成立至今,心之爱创始人陈珂含已建立了两家咨询机构,累计咨询超过13200人次,其中接受长程服务(超过20小时)的占到一半以上。用户集中在文化层次较高、收入高的群体,年龄多处在12岁-45岁之间,女性占到三分之二。目前的客单价在每小时500-1200元,能实现近200万元的年营收。
陈珂含认为,随着经济的发展、人群的压力增大,诸如北上广等一线城市的心理咨询需求将进一步释放;另外,政策层面上,心理咨询服务一直在被极力倡导。譬如2016年底,22部委就联合发布《关于加强心理健康服务的指导意见》,强调要充分发挥心理健康服务行业的重要性;国家也取消了咨询师证书,整顿心理咨询市场。
心之爱创始人陈珂含预测,我国心理咨询市场很快会迎来进一步增长,“心之爱”也到了探索规模化发展的阶段。
从整个市场供给看,目前想帮助人们解决心理问题的玩家不在少数,不过多数是线上平台,服务形式包括三类:工具类,提供心理测试、心情记录等;内容类,提供社交、心灵鸡汤、心理音频、专栏文章等;“内容+付费咨询”类,以内容吸引用户并引入心理咨询师付费咨询。36氪报道过简单心理、云天家园、伐开心、鸭梨心理等心理咨询平台都可以从中找到雏形。
不过陈珂含认为,线上咨询脱离了心理咨询或治疗要建立关系的需求本质,在用户体验和疗效上会有欠缺,线下服务不可或缺。但目前深耕线下的心理专科连锁机构并不多见,一般由退休的医生或跳出体制的医生出来开诊所,较为出名的有武志红心理工作室、心灵彩虹,因为服务模式较重且人才不断流失,也暂未实现规模化发展。
对此,心之爱创始人陈珂含表示,未来会建立实习基地,解决人才培养和选拔的瓶颈;并进一步加强品牌推广,拓展客户渠道;还会在各个城市扶持较为成熟的咨询师,建立以个人命名的小而美的工作室(譬如心之爱-珂含心理工作室),形成连锁经营。
团队方面,创始人陈珂含是艾瑞克森催眠治疗师,哲学硕士。创业之前曾任北京某三甲医院住院心理医生,在北京安定医院进修学习各类精神障碍的诊断与治疗,擅长各类神经症和青少年问题。从业16年,师从国内外十几位名师,接受过精神分析、认知、及存在-人本等主流理论学派以及神经影像学和脑功能学等精神医学的系统培训。
36氪获悉,心之爱计划展开首轮融资,用于机构拓展及人员建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或企业宣传文章,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