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愤怒”的流量和“吃人”的利益链荼毒下,反网暴已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复制导师一对一
近日,抖音官方账号发布了关于治理网络暴力信息的最新规范,并发起“反网暴倡议”活动,呼吁友善表达,与社会各界共同反对和抵制网络暴力信息。多家媒体、多地网警公检法账号发布视频参与反网暴倡议宣传。
比如“央视网”与抖音共创反网暴动画,倡导网友“别做网暴者帮凶”;“人民网评”发布视频表示,对网暴背后的那些兴风作浪的“网络水军”团伙,必须严惩不贷;“平安江苏”发布视频引导网友经受网络暴力时不必过度自责;“上海网警”列举“粉色头发女孩事件”网暴案例,表示公安机关绝不姑息一切网络暴力行为;中国新闻网在反网暴视频中引用电影台词,“你们骂过我最难听的词,编过最下流的绰号,你们动手的没动手的都一样”,并配以网暴常用词,给人以冲击和警示。
当海量的平台为十亿多互联网用户提供文字、图片、视频、直播等创作内容时,网暴信息也开始出现。事实上,正是因为信息在不同平台快速跳转,让网暴得以快速形成“愤怒”的流量风暴。治理网暴的关键,就在于平台能否有效识别网暴词汇并加以限流。如果各个平台能快速识别并加以提示,情绪的传播链条就有可能被切断,而没有情绪渲染的流量也会很快失去传播能力。
语言暴力自古有之,但当这些疯狂且粗秽的语言,藉由互联网平台指数级传播时,其杀伤力也将是指数级的,尤其是加持在身心刚遭受创伤的受害人身上。所以,整治网暴需要用户、媒体、政府、各类机构和其他平台共同参与,形成合力,尤其是各网络平台之间,需要形成反网暴共识,并彼此之间强化反网暴合作。毕竟,加强网暴治理,是平台必要的付出,也是维持安全运营的基础性要求。没有了传播平台,网暴也就失去了生存的土壤。
从实际来看,短视频平台越发重视反网暴工作。以抖音为例,从产品、功能等角度不断提升自己的治理能力。新的治理规范,也显示了单个平台的努力和责任心。比如面向受害者音提供一键防网暴、互动权限管理等隐私设置能力,帮助其阻断网暴路径,并提供一键取证能力;而面向疑似施暴者,则将通过站内信、视频推送、弹窗、交互式语音等形式,提醒其注意言论。数据显示,2023年7月至今,抖音共计拦截约700万条相关信息,回查清理7.8万条信息,处置账号4843个,对9271个账号定向发送一键防暴功能提醒弹窗。
中央网信办也多次提出“要进一步压实网站平台主体责任”。而实践也证明,强化平台自律和责任,是做好反网暴工作的第一步。当然,除了平台采取积极的治理措施外,执法部门也要对严重网络暴力事件中的主要行为人、主要平台给予相应的惩罚。
不可忽视的是,未成年人是网暴的主要受害群体之一,也是最容易被诱导参与网暴的力量。据2023年6月发布的《未成年人网络权益保护及安全感满意度调查报告》显示,超半数受访未成年人表示在自己身边发生过网络暴力,近三成受访未成年人在遭遇网络暴力后会感到情绪低落、抑郁。同时,也有三成多受访未成年人表示参与过与网络暴力行为相关的活动。
这也有赖于家庭、学校、社会以及平台合力,通过人力、技术对不良信息进行甄别,给未成年人一个清朗的网络环境。当然,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长远来看,把“预防”放在治理网暴的重要环节,同时,不断提高民众尤其是未成年人的网络文明素养和实施网暴的成本,是根本也是可持续的方法。
作者 | 陆玄同
来源:未来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