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深导师一对一咨询

职场上的4个误区和4个破法

admin2023-08-21 19:55:00121

现在很多年轻人刚走出校门,进入职场时,通常都会有一个不适应的过程。

导师一对一:aizhidaozixun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复制导师一对一

因为,学校和职场的规则完全是不一样的。

在学校,衡量好和坏的标准非常简单,通常就是学习成绩这类标准明确,能够量化度化的指标。

比如说,如果学校有保送名额,一般会优先给成绩第一名的,其次是第二名的,以此类推。

这是学校的基本准则,公开透明。

因此,如果大家想要得到一个什么目的,就有明确的努力方向。优胜劣汰下,即使最终没有达到结果,大家也都不会有什么怨言。

但是到了职场之后,年轻人一下子发现之前的规则都不适用了。

到了职场上,甚至都没有什么明确的新规则,自己有不知道该怎么使劲。

因为现在的职场上,不仅要完成自己份内的工作,还要应付办公室的勾心斗角,趋势逐利。

对上伺候老板不易,对下还受到新员工的挑战。更有不幸的人,踏入了职场的一些误区,成为职场的牺牲品。

为了让大家尽量避免进入这些误区,以下总结出这4种职场中常见的情况:

误区一:工作和职业分不清

我们都知道,其实工作和职业虽然有相似之处,但是本质上却是不相同的。

工作是我们谋生的手段,公司给我们一份工作,我们完成任务,公司付给我们工资,这种雇佣合作关系就两清了。

职业是我们一辈子都要做的事情。比如说,我们要做一名作家,我们需要努力提升自己的认知和文化,用文字给他人赋能,用文章去影响他人,这是职业。

如果我们考虑当下的工作是为了一辈子的职业发展,首先就要有选择地做事情。

凡是对将来职业有利的事情,不论是否有报酬,也不管报酬是高还是低,都要做。

反之,只是能够带来收入的提高,和职业发展没有必然联系甚至相矛盾的事情,则尽可能不做或少做。

我们对待自己的职业,需要专业的工作态度。

所谓的专业,就是一切以工作目标的达成为中心。

在工作中,很多因素都会使我们的工作不顺利,比如个人能力的局限,沟通不顺畅,情绪波动等。

在这些负面情况影响下,我们能否把事情做好,就体现出是否有职业素质了。

专业人士做事情会从职业本身考虑,避免采用消极的手段来应付工作。

当我们做事变得非常专业时,同事们也只能用同样的态度和我们打交道。这样即使一些人不喜欢我们,有不能不配合我们做事情。

误区二:把自己当成过客

现在社会上的人们,工作流动性非常大,很多人平均三四年就会换工作。

刚毕业的人,一般会把前一两家公司当跳板,期望有了经验后找到一个好公司,因此从心态上就把自己当过客。

可人一旦觉得自己是过客,就会对很多该完成的工作视而不见,也懒得和同事之间建立和维护关系。

做事情也容易不上进,这样不仅浪费了自己的宝贵时间,还丧失了锻炼的机会。

其他同事对他印象也会非常不好。怀着这样心态的人即使跳槽,也难以被赋予重任。

误区三:被语言暴力激怒

我们很多人在工作中都有这样的体会,总有一些同事,包括上级,没缘由地责备我们,批评我们的工作,却不给出具体的问题和有建设性的建议,更不是真心帮助我们。

他们的这种行为被称为语言暴力。

这种语言暴力的最大危害是,会打击我们的自信心,引诱我们偏离工作重心。

对于语言暴力,我们无论是骂回去还是百般辩解,都会使我们疲于奔命,从而脱离了工作的重点以及错失成功的机会。

我们正确的做法是:先判断这是善意的批评建议还是纯碎的语言暴力,前者我们采纳后明显对我们工作有利,后者则是无理取闹。

一旦我们判断清楚对方是语言暴力,我们要不为所动,一方面继续我们的工作,另一方面要让施暴者有个交代。

误区四:疏于沟通

很多人因为急于做成某件事,生怕一些相关人士有不同的意见,事先不打招呼,自己就匆匆做了主,指望生米做成熟饭后,大家来接受这个既定的事实。

然而,很多时候一些必要的环节最终绕不过去。其他同事知道后,会认为这个人对自己不尊重,缺乏团队精神,甚至到领导那里打小报告。

其实,大部分时候,提前打招呼是一个良好的,职业的做事方式。

如果合作方有不同意见,可以通过协调和谈判解决。只要有利益可以分配,无非就是设法确保各方利益就可以了。

更何况很多时候我们征求别人意见,对方也未必会反对。

反之,如果事先不沟通,即使想法和同事一致,一些同事也会故意鸡蛋里面挑骨头,最终要花更大的精力,更多的时间进行善后。

那我们要怎么避免陷入这些误区呢?

一:做人要谦卑

我们任何时候为人都要谦卑。因为谦卑,才能更有效地沟通。

也只有这样,当别人表达意见时,才能把注意力集中在事情上,从各种角度去理解。

但是,对于事情,并不能因为自己态度谦卑就不发表意见和看法,一个既谦卑又能把事情分析得入木三分的人,最让人钦佩。

二:正确对待语言暴力

首先,对于语言暴力,我们要反省自己,是否因为自己的过失而惹怒了别人,或者是自己把情况想歪了,把别人想坏了,别人的语言其实并没有恶意。

其次,在确认不是自己的问题,而是对方不公平地对待我们之后,我们要搞清楚施暴者这么做的目的。

他们中的一些人可能只是为了自己的利益,我们要先和他们沟通,达成谅解和妥协。

对于那些真正想要和我们作对的人,依然要和他们主动沟通。

但是沟通的目的可能不完全是为了达成一致,而更重要的是发出自己的声音。让对方知道我们的看法,也知道他们自己的问题。

发明电话的贝尔曾经和格雷就谁应该获得电话的专利打了十多年的官司,最后以贝尔获胜而告终,因为贝尔提早几个小时递交了专利申请。

之后,贝尔为了显示自己的大度,表示对方可以免费使用这个专利,但是在谁发明了电话这个是非问题上,贝尔并没有让步。

在工作中,我们需要贝尔这样的主动性,在沟通上保持对别人的尊重,但是态度上要坚决明确。

我们经常说以正压邪,实际上如果没有行动,以正压邪是不会实现的。

三:目标明确

我们永远要明白,我们工作不是为了公司或者他人,而是为了我们自己的职业发展这个大方向。

任何想进阶的人都应该积极主动,走出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主动地多做事情,多跟人打交道,去帮助别人。

我们公司有2个渠道专员,其实一个是进入公司很久的老员工,但是他安于现状,也不愿意多学习和多沟通一点,所以虽然工龄长,但是成长却是很慢。

另外一个渠道专员,是从别的岗位转岗过来的,她一开始的目标就很明确:换一个新的岗位锻炼自己多方面的能力。

于是,从她一转岗,她每天都在很认真的学习,很积极的和各部门之间沟通交流。一直在优化自己负责的渠道,所以即使她入职时间不长,但是她的口碑很好,公司上下的人对她评价都很高。

最后公司评选优秀员工,反而是资质比较浅的渠道专员获得了大家的评选。

四:眼光长远

任何一件事情,如果放到两三年的周期来看,我们对它的态度都会有所不同。

如果一个职业,我们准备要用终身时间去做,那最开始,我们就会找一个能让我得到提升的公司,而不是暂时薪资比较高的公司。

不管我们一开始是在哪种公司上班,都不能有过客的心理。每个公司存在,必然都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但是如果一个公司对我们来说,已经没有什么进步空间了,那这种单位哪怕再有光环,也不如趁早离开。

孔子曰:“危邦不入,乱邦不局”,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本文链接:http://51aizhidao.cn/post/1740.html

阅读更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