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心理咨询匠带你进入自己内心的世界,喜欢的关注吧!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复制导师一对一
文/老K
央视新闻《相对论》记者庄胜春采访制作了一档21分钟的记录抑郁症的短片。
这部短片中从家庭的角度视角来看待抑郁,看完短片后,结合最近我接的几个案例,想浅浅说一下我们的家庭和抑郁之间的关系。
吵架时别带上我
纪录片一开始,就有一段话特别扎眼:
“一说话他就急,看见我就像仇人一样。”
“他最近半年一直在家,现在这种情况,上学有没有问题?”
“这样是不是要终生吃药?将来还会回到正常的生活吗?”
一个急切的家长在孩子问题严重到不能再严重的时候才开始着急。纪录片中采访了北京安定医院的儿童精神科,很多孩子手臂上都留下了深浅不一的划痕。
在家长无法理解孩子的背后,其实这每一道划痕都是孩子绝望时“无声的呐喊”。
其中有个初二的女孩给父母写了14条建议,中间有3条就是“吵架时别带我”。原因竟然是,每次父母闹离婚时总说,要不是为了你,我就如何如何”。
现在,北京安定医院也发现了,青少年的心理问题其实不单单是个体问题,往往背后的推手是家庭,所以仅仅针对孩子的治疗是有限的,需要家长参与进来。
家庭治疗过程中,家长慢慢理解问题孩子背后的一些深层原因,当家长承诺自己会改变时,孩子犹豫的那句:“希望是真的”。这句话,说实话戳到了我。
明明家长应该是孩子最信任的“靠山”,当对这个“靠山”渐渐丧失信任后,那么孩子的世界就是灰暗和绝望的。
其实这两年,我自己在针对青少年咨询也开始有了转变,很早之前我就发现,如果对孩子单独咨询效果往往大不如让整个家庭参与进来。
因为如果孩子的问题是家庭引起的,那么即便孩子情绪短暂缓解了,回到家庭后,病态家庭模式没有改变,状态早晚会从哪里来回哪里去。
但遗憾的是,每当有家长询问我孩子抑郁如何解决时,我都表示需要他们的协助时,很多家长都不屑一顾。
你觉得没问题,不一定真的没问题
我在给青少年个案做咨询的时候,通常会先和家长沟通,这个时候当我提出家庭和孩子的关系时。
很多家长通常会表示:
我们家庭很好,很友爱,没有什么问题的。
可事实上,当我再和当事人咨询时就发现,回答完全不同。这一点和纪录片中另一个故事很像。
故事主角皓然是一位18岁的孩子,4年前,在他初三的时候确诊为重度抑郁,休学后就没能再重返学校。
12岁的时候,在他青春期那会,父母离婚,让他突然没了安全感。有些孩子希望通过叛逆来获得更多爱和关注,另外一些孩子希望通过自暴自弃来让父母关注自己,皓然选择了后者,最后休学。
最可怕的是当记者采访妈妈时,妈妈曾经在孩子患病时一直都觉得和他的关系都挺好的。
也就是说,这个阶段其实孩子病的那么严重,并没有引起家长的改变。这场生病其实就像一场孤独的独角戏一般。
看到这里,让我想起来我的一个12岁孩子的咨询案例。孩子患上了严重的焦虑和抑郁,甚至有严重幻听,经过一段时间的住院治疗幻听没有了,症状也缓解不少。
医生建议她出院接受门诊定期复查和心理咨询,后来妈妈找到我,我们工作了一段时间孩子状态也有所缓解。但每次我都能感觉到孩子并不开心,因为在她的生活圈子里压根没人理解她。
能理解她的就是和我沟通的50分钟,因为妈妈没有耐心,最近一个月妈妈频繁告诉她不想让她继续心理咨询了。
最后一次咨询的时候,和我说了一段话:
叔叔,这可能是我最后一次咨询了,您能不能劝劝我妈妈,让她别结束咨询呢?因为我不知道这些话还能和谁说,这个世界真的好孤独啊,我现在活着的希望就是能在每周末给你打电话。
说实话,听完她说的后,我眼睛红了,但是我知道我不能改变什么,因为在妈妈的观点里,孩子的问题就是她自己的。
最终这个孩子我都没来得及和她告别,妈妈就通知我:
咨询暂停吧......
这个时候我闭眼为她祈祷,希望她可以找到那个理解自己的人。
纪录片中的主角是幸运的,妈妈在知道孩子抑郁后开始了反思。试着理解孩子问题背后的原因。
她发现,当自己的孩子成绩不好会被爸爸打,被关在门外,当孩子哭着求助自己帮忙时,妈妈没有帮助自己,选择了离开。
父母离婚后,孩子选择跟了妈妈,母子俩吵了整整一年多,每次听到“回学校”这三个字时,孩子就像被点燃了火药桶,甚至两人都动了手。
但每次动手之后,孩子都会自责,觉得自己不是人。一方面自己的愤怒没人看到,另一方面还要为这份愤怒自责,就在这样的内心冲突下,孩子倒下了。
妈妈开始反思自己,学习心理学,试着理解孩子、共情孩子。一次当妈妈让孩子去长辈家吃饭时,孩子表示不想去,孩子以为妈妈会和往常一样强迫自己,但突然妈妈那句:“不想去就别去了”。
让他内心一颤,妈妈此刻允许和接纳了自己。后来妈妈在每次孩子崩溃时都做到了接受和共情,逐渐孩子好起来了。
很多父母总是着急到处寻找如何解决孩子的办法,其实殊不知这份“答案”就在孩子的内心。皓然
面对记者就说:
如果家长想知道怎么做,就去问问自己孩子真正要的是什么?这才是最好的问题答案和结果。
很可惜,我们很多家长并不愿意聆听孩子内心的声音,即便听到了也会装作听不到。原因就是他们觉得孩子这些需求是有问题的,究其原因很大一部分就是因为控制欲,因为他们不能允许孩子没有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
我们究竟该不该讨论“原是家庭”
在中国,谈论原生家庭其实越来越敏感。
因为我们的文化一直崇尚追求集体主义,前两年爆火的一句话:「幸运的人一生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最近越来越遭排斥。
因为很多人觉得:
“别老拿原生家庭说事了!”
“怎么什么问题都赖爸妈呢?”
“都是成年人了,不能自己承担责任吗?”
谈论原生家庭会让人回避自己的问题,拒绝成长。
不可否认,原生家庭并非一个人倒霉的全部,但必须负责任说,原生家庭对一个人的心理影响也是很大的。
作为个体来说,原生家庭是人格的基础,这个基础就像地基,对一个人的影响是深远且顽固的,这一点必须要承认。
但同样,把所有问题丢给家庭也是不客观的。在这个问题上产生对立是毫无意义的。
心理学一直讨论原生家庭也并非要指责父母,而是要让当事人了解到自己问题的一些深层原因。当越来越能看到问题的根源,才有可能真正解决它。
只不过这两年,随着互联网这个放大器,把原生家庭这个话题放大了,勾起了人们的对立。这就是屁股决定脑袋的事情。
站在孩子立场肯定会控诉这些不公,站在父母角度他们也会苦于为什么把所有责任都丢给自己。
那么,作为自己来说,如果你有纪录片中的那些主角幸运自然最好,因为父母可以重新养育自己一遍,虽然可能错过了最佳机会,但晚来的总比没来要强。
倘若你不幸运,遇到了像我遇到的那些真实案例一般,父母就是觉得自己没问题,在了解到自己的问题和原生家庭的关系后,更需要对自己「不太好」的地方怀有包容和理解,对成长也要更有耐心。
比如——
因为小时候常被批评,所以自己有问题也是正常的,可以允许自己不完美,并朝着小一点的目标努力。
父母经常吵架,所以我在感情里容易缺安全感,这是很正常的,可以允许自己步入感情时慢热一些,多和伴侣沟通如何维系关系。
也就是,当我们看到那个不堪的原生家庭后,自己可以尝试养育我们自己。允许自己无法一下子好起来,允许自己可以慢慢来。
你要知道,原生家庭不只是一部悲剧史,也可以是一部逆天翻盘成长史,因为再懒的凤凰也有涅槃之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