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复制导师一对一
大家好,欢迎来到小十点亲子共读栏目。
小十点从今天起和大家一起分享「陪孩子度过第一个叛逆期」系列共读节目。2到3岁是孩子人生第一次叛逆的关键期,我们将通过这个系列一起分析孩子的心理特点、叛逆表现、自我意识发展等,看清叛逆背后孩子的独立愿望和需求,让孩子顺利度过成长关键期。
希望通过5期的学习,可以帮助父母把握爱和规矩的尺度,让叛逆不再成为亲子关系的导火索,更好陪伴孩子一起成长。
文 | 多丝剑· 主播 | 林静
本文首发小十点
孩子叛逆,其实是自我意识萌发
2岁以后,孩子似乎变得“小气”、“霸道”了,手里拿着零食、玩具,谁也舍不得分享。
即便他手里的东西是别人给的,也一转眼就六亲不认了。
一同事说,他们家人从进门的那一刻起,衣服口袋、包包等就要被2岁多的儿子抢过去翻个遍,把所有的东西都摆出来放在沙发上,用胳膊围成个圈来宣誓主权。
更让人哭笑不得的是,孩子那句“我眼睛看到的东西全是我的”。
而且,他最近老打人还不知悔改,经常有邻居的小朋友哭着来告状。
他很有理地指着人家说:“谁叫你不把手里的玩具给我玩,就推倒你怎么了。”
同事满脸地不可思议,搞不懂自己这么大方有爱,生出来的孩子为何如此地自私蛮横。
有时面对别人的一再指责,忍不住当众朝屁股打他两巴掌。
实际上,这几乎是每个孩子的必然经历。
刚出生的时候,孩子是没有自我的,他和世界浑然一体。
2岁以后,孩子开始萌发有自主意识,开始发现自己和世界是分离的。
皮亚杰说:
0~6岁的儿童是以自我为中心的。
如果没有这样的激情和全部的投入,婴儿就永远无法形成自我,最后也无法走出自我。
成人后就真的以“自我为中心了”,也就丧失了“我”与他人、社会分离的机会和界限。
成人世界许许多多的纠葛,就是无界限造成的。
2岁多的儿童通过占有的行为,来感觉到“我”的诞生、与别人的不同。
此时,父母不要过多谴责或者回避,给他一个良好的建构自我的开端,让他顺畅地度过自我敏感期。
从听话到反抗,要读懂孩子的心
通常在家里,没有人会跟孩子抢东西。
零食任由他吃,玩具任由他玩,哪怕明知道他很任性,家人也只是嘴上数落几句,心里仍觉得孩子很可爱。
但是出了门就不一样了,在公共区域没有人会让着他,宝宝的心里就会开始受创。
特别是3岁左右,孩子们上了幼儿园,刚接触群体生活时,会极其地不适应。
他们会本能地认为老师是“我”的,看到老师跟别的小朋友亲昵,会非常不开心。课间玩玩具时,也会抢来抢去。
尤其是去很多人都争抢的游乐设施边,比如玩滑梯等被要求排队时,会非常生气。
也在那一瞬间,他们开始意识到“公共物品”这个概念,发现并不是所有的东西都能由自己支配。
而且,也没有人会听自己的话。
如果他抢了别人的东西,会被抢回去,甚至会有人也来主动抢他的东西。
如果他动手打了人,要么会遭到力度更大的还手,要么会被老师批评这个行为不对。
在屡屡被拒绝、被制止的受挫中,孩子们开始反思自己,他们一方面会沮丧,一方面开始学着面对现实。
当他们发现不是所有的人都会围着自己转,每个人都不一样时,便会思考如何通过秩序和合作,去取得想要的东西。
这也是孩子人生的第一次成长,但这个过程需要他自己去体验和思考。
孩子叛逆期,父母该如何对待?
很多家长没有意识到孩子的叛逆期,会对他们的情绪和行为处理不当。
要么强行阻止,要么娇惯宠溺,这些都不利于孩子们顺利度过这个时期。
过于严厉,孩子「自主」的欲望会受到压抑。
昨晚,我家两岁半的女儿非要自己切豆腐,看着把一小块切成了碎渣渣。
她奶奶说这太浪费了,一把把其余大块的豆腐拿走了,女儿瞬间哭到崩溃。
奶奶想让孩子节约粮食本没有错,但是丝毫不商量就强行制止,会对孩子心理造成伤害。
久而久之这些想主动去做的事情受到压抑,便放弃了。
就像小时候很多想体验家务的孩子,被父母打着好好学习的旗号,禁止读书之外的一切活动。
导致他们成年了生活依然不能很好地自理,甚至有的人上了大学都不会洗衣服。
过于溺爱孩子,一切的欲望有求必应,等同于剥夺了孩子心理发展的机会。
两三岁的孩子,已经懂得了察言观色,他们会根据大人的反应来决定自己的任性行为是继续还是制止。
有些孩子只跟父母在一起时,还算乖巧懂事,只要有客人在场或者在公共场合,就无理取闹。
父母为了自己的面子,不得不妥协。
于是,孩子通过一次又一次的闹腾,得到了想要的玩具,通过小恶作剧释放了内心的情绪。
但久而久之,会发现他吵着买回来的东西顷刻间扔得到处是,当着外人撒泼打滚也根本没有原因。
那是因为他根本不珍惜费尽心思得到的东西,也并不是真的想要什么,而只是单纯宣泄内心的叛逆而已。
那种情绪没有引起家人的注意,才故意各种作。
害怕孩子哭闹、对他们有求必应的溺爱,不仅满足不了孩子内心的真正需求,反而会错失让孩子真正地表达自我的机会,养成不好的习惯。
《儿童行为心理学》一书中写到:
儿童的心灵是世界上最纯净的水晶,也是蕴含着无穷宝藏的宝库。
他们每种行为的背后都蕴含着特殊的心理密码,需要大人们去用心挖掘。
我们需要通过细心观察,发现孩子情绪背后的需求,才能理解他们那些行为的含义。
两三岁时的叛逆是孩子的心理关键点,家人要接纳他们的负面情绪,保护他们的好奇心,给予一定自由的选择权。
既不用家长的权威来强制阻止,也不总是认为他们年龄小就无底线地妥协。
让他们感受到父母无条件的爱,同时明白有规则的束缚能将内心的反叛情绪得到合理的释放,这样他们才会变得“合作”起来。
孩子叛逆期,其实也是家长的成长期,点个“在看”,我们一起面对。
-作者-
多丝剑,多愁善感又喜欢在必要时挥剑斩情丝,一个兼具感性与理性的职场二胎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本文首发小十点(ID:sdikid),专业实用的育儿干货,睡前故事,亲子阅读,美妈提升,精选好物。集结专家及辣妈,让带娃变得轻松好玩。
-主播-
林静,电台主持人。典型的双鱼座,矛盾的个体,偏爱白色。喜欢音乐、旅行、读书、看球及一切美好的事物,相信声音是有温度的。微信公众号:晚听经典、静听林静。
长按识别下图二维码关注小十点
【免费】收看更多育儿干货
☟点击阅读原文,免费收听更多亲子美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