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复制导师一对一
今天(11月25日)是“国际消除针对妇女暴力日”,也被称作“国际消除家庭暴力日”。央视新闻发布的这组反家庭暴力的海报触动了很多人。
点击图片回顾全部海报
一个触目惊心的事实和数据是:大多数经历家庭暴力折磨的人,很可能并不知道自己正在遭受虐待。调查显示,面对家暴,女性平均被虐待35次才选择报警。
很抱歉,今天《夜读》的文字可能无法温柔,甚至会有些残酷。我们选择了202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法国女作家安妮·埃尔诺笔下的一篇讲述母亲被家暴的文章,分享给大家。它残酷、压抑、疼痛,亲眼目睹家暴所留下的创伤、阴影和耻辱感几乎影响了作者的一生。我们想以这种真实的残酷,告诉所有人家暴所带来的伤害,以及对家暴“零容忍”的态度。
家暴,是持续一生的阴影
作者/[法] 安妮·埃尔诺
那是六月的一个星期天,中午刚过,我的父亲要杀我的母亲。母亲那天情绪特别不好,她和父亲的争吵从一坐到饭桌前就又开始了,整个吃饭过程中始终未停下来。待收拾了杯盘,擦洗了桌布,她在厨房里不停地来回转着,大声责骂我的父亲,絮絮叨叨,没完没了。她每次生气时都是这样。
父亲坐在书桌旁,脸朝着窗户,不作声。突然,他全身抖动,大口喘息着。我看见他站起来,一把揪住我的母亲,一边推着她朝咖啡厅走,一边吼叫着,声音嘶哑,令人毛骨悚然。
这是我以前从未听到过的。
我吓得跑到了楼上,一头扑到床上,脑袋埋到靠垫里,接着我听到母亲大声喊叫:“我的女儿!”声音是从咖啡厅旁边的地窖里传来的,我赶忙跑下楼,嘴里拼命地喊着:“救命啊!”在昏暗的地窖里,我的父亲一手死死抓住母亲的肩膀或脖颈,另一只手抄起放在砧板上的用来砍柴的镰刀,我只记得当时我只顾拼命地喊叫和号啕大哭。
后来我们三人又回到了厨房。父亲站在窗前,母亲站在炉旁,他们都喘着粗气,我坐在楼梯下端,不停地哭泣。父亲依旧怒气未消,他的手还在颤抖,说话的声音也不一样。他不停地对我说:“你哭什么,我又没打你。”我还记得当时我说:“你吓死我了。”
我的母亲为了缓和屋里的紧张气氛,故作轻松地说:“好啦,我们不吵了,一切不愉快都结束了。”
之后,我们三人一起骑自行车到附近的乡下去散步,回来后,父母又如同往常一样开了咖啡店的门,谁都没事了。
那天是1952年6月15日,那是我童年时代记忆最深最清楚的日子。
后来我曾经对几个男人说过:“我快十二岁那年,我父亲要杀我的母亲。”我几次对人说这句话,说明这件事已经深深地铭刻在我的心里了。我没有想到,人们听了这句话之后都沉默不语,我这才发现我犯了个错误,跟他们说没有用处,因为他们对这样的事情是不感兴趣的,甚至是反感的。
我现在即使把这件事写出来,但内心深处直到今天,依然似乎觉得这件事不能写出来,即使是记在日记里也不好。因为我害怕由于自己写了这些事会招致惩罚,而以后再也不能写任何东西了。
在开始动笔叙述这件事以前,我以为我能够回忆起当时的每个细节,可实际深藏在我记忆中的只不过是当时的紧张气氛、他们俩当时所待的位置,以及几句只言片语。我记不得当时他们吵架的初始原因;也不记得母亲当时是否穿着她营业时穿的白大褂,还是为了出去散步,已经换了别的衣服;我也记不得那天晚上我们吃了什么饭,就是那天上午做了什么事我也没有任何印象了。
但我肯定那天我穿的是那件蓝底白点的连衣裙,因为后来连着两个夏天我都穿了这件裙子,而每次穿的时候,我都会想那天晚上我就是穿着这条裙子的。
我也肯定那天的天气是晴间多云,有风。
后来,那个星期天所发生的事就像一个镜头的画面印在我的脑子里,以至于在我平时做任何事的时候都会突然在脑海中显现出来。
虽然我照旧玩耍、读书,表面上和平时没什么两样,但实际上我做任何事情时都不能够专心,一切对我来讲都变得那么虚假。
这个事件对我刺激太大了,太不可思议了,我无法评判他们,一个深受我爱戴的父亲要杀掉一个深爱我的母亲,由于平时是母亲在家里掌管钱财,再加上是她负责与我的教师接触,于是我便认为母亲自然有权对父亲指手画脚,就像对我发号施令一样。
在我内心深处,我隐约感到同样的事情早晚还会发生,因此我担心他们。好几个月,也可能是好几年里,只有当顾客在店里时,我的心才放下来,但是到了晚上或是在周日下午,当只有我们三个人在一起的时候,我的心便又提到了嗓子眼儿。只要他们说话声音稍大一些,我就会像匹受惊的马一样立刻去监视他们,尤其是监视我的父亲,观察他的面部表情以及他的双手。他们每一次突然的沉默都会让我觉得灾难就要临头。
即便我在学校上课的时候,也在不停地想,当我回到家时,也许惨剧已经发生了。
当他们之间通过一个微笑或是一个默契的大笑,或是开个玩笑等方式表达他们之间的爱慕时,我就以为我们又回到了那件事发生前的美好时光,我便会以为那件事只不过是一场“噩梦”。但是过后,我明白他们之间的爱的表示只代表当时的那一刻,对未来没有丝毫的作用。在我的眼里,家里随时都有要发生惨剧的可能。
那样的场景终于没有再发生过,父亲在十五年后去世了,也是在六月的一个星期天。
他们永远不知道,那个星期天所发生的事对于我是多么地可怕。
文/摘自作者1997年出版的回忆录《耻辱》
选文有所删减 标题为编者自拟
配图/视觉中国
关于家暴的五个问题
什么是“家暴”?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中的解释,明确的家庭暴力,是指家庭成员之间以殴打、捆绑、残害、限制人身自由,以及经常性谩骂、恐吓等方式实施的身体、精神等侵害行为。在审判实践中,精神暴力除了经常性谩骂、恐吓之外,还有经常性侮辱、诽谤、威胁、骚扰等。为什么说“家暴只有零次和无数次”?
很多家庭暴力都会循环往复地经历三个阶段,即:矛盾爆发期、蜜月期和矛盾聚集期。家暴发生,双方进入矛盾爆发期;等情绪宣泄完,施暴方回过头道歉认错,两人重归于好;再次出现轻微的摩擦和暴力,直到矛盾再次爆发,进入矛盾聚集期。这种循环式的家暴,严重程度会逐渐升级。家暴的本质是一种长期的、反复的、系统性的行为。如果一个家庭没有在第一次发生家暴时有效应对,家暴可能就会无数次地发生。“她为什么不离开?”
每当听到女性被家暴事件,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反应:她为什么不离开?事实上,“难以离开”正是家庭暴力的特征之一,也是处理家暴个案的难点之一。关于这个问题,长期关注妇女儿童权益的律师李莹这样说:这与受害者面临的多重困境有关,也与特殊的心理状态有关。在很多人的认知里,家暴被认为是小事、家丑,家丑不可外扬,这些观念像枷锁一样禁锢了她们的思想;有的家暴受害者缺乏家人和朋友的支持,有的又很久没有工作,如果离婚,没法养活自己和孩子;还有人是为了孩子,认为孩子不能没有爸爸——单亲家庭很多时候会受歧视;她们甚至会受到威胁,如果想再婚,施暴者就扬言要杀害其全家。此外,尽管我们国家有《反家暴法》这样一个专门的法律,但在司法实践层面,仍存在诸多挑战,比如举证难、认定难,等等。这些原因往往交织存在,让她们陷入现实的困境里。面对家暴,请不要一味指责受害者“为什么不离开”,在复杂的现实困境里,她们需要更多的理解和实质的帮助。还有哪些被忽略的家暴受害者?
在家暴事故中,有一个常常被忽略的事实,就如前面那篇文章所讲述的——在家庭暴力的直接受害者背后,通常还有一个或多个孩子。即使按照最保守的估计,每一天全世界也有几十万的未成年人会看到、听到、觉察到暴力在家中发生。从毫无自理能力的婴儿,到已经具有一定行事能力的少年,因为被暴露在亲密关系暴力之中的不幸经历,他们逐渐被划为一个社会群体,即家暴目睹儿童。越来越多的研究指出,目睹家暴会构成严重的儿童创伤,并伴有持久的负面影响,如创伤后应激障碍、抑郁、焦虑等。反家暴,有哪些法律支持和社会支持?
201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的出台,是我国反家庭暴力法制化进程的一个里程碑事件。其中有两项非常重要的处置机制——一是由公安机关出具的告诫书,主要针对不足以进行治安管理处罚的轻微家庭暴力;二是人民法院签发的人身安全保护令,可以预防和制止施暴人再次施暴。随着相关法律的不断完善和发展,更多关于家暴的问题在法律上得以明确,如:精神暴力也属于家庭暴力,人身安全保护令证明标准为“较大可能性” ,人身安全保护令也适用恋爱和恋爱终止后,等等。此外,社会上也有一些公益性质的,针对家暴的服务机构和援助律师,可以为被家暴的受害者提供法律咨询和援助,比如全国首个反家暴救助的公益小程序“家暴救助”等。我们期待,全社会一起合力,给家暴受害者更多的法律保护和社会支持,给施暴人更严厉的法律惩戒,用法治的力量,摁住家暴的“拳头”。 本部分资料参考:新周刊《平均被家暴35次,她们才选择报警》 作者:徐倩影三联生活周刊《每天,全世界有几十万未成年人目睹家暴》 作者:张宇琦在今天,国际消除针对妇女暴力日,让我们为女性送上最诚挚的祝福:希望每位女性都能过上更好的生活,没有恐惧、歧视和暴力,而是快乐、自由而美丽。📮投稿邮箱:yedu_cctv@126.com
让大家久等了!落雪为念,唯愿君安听张桂梅讲张桂梅此刻,想去东北的欲望达到了巅峰唐宋八大家,你最喜欢哪一个?“背了这么多年单词,终于背到第二个了”制片人 | 王元 主编 | 王若璐编辑 | 杨瑜婷 海报 | 孟祥龙©央视新闻
如果你也反对家暴,请点赞!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