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深导师一对一咨询

怎样和青春期叛逆的孩子沟通?

admin2023-08-09 13:41:31192

说说我自己的看法。

导师一对一:aizhidaozixun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复制导师一对一

我一直认为:作为教育,是一种人思想的耕作工作。单独拎出一个阶段,讨论这个阶段该怎么做,肯定是不合适的。

作为一个负责养育和教育的角色。如何和一个进入青春期的孩子沟通,这个事情应该从孩子更早的年龄阶段开始就要去建立。我们看到孩子进入青春期会有各种所谓的”叛逆“行为。我觉得这其中有太多的成分混杂起来的。

1.角色固化的解读。

这就像大家对于男性角色和女性角色的固化一样。但女性(或者男性)中总有一些人或者某一些方面,并不那么女性(或者男性)。但我们总是会选择性的忽略掉。同样的,青春期的青少年的确会有各种生理上导致的易冲动,但也有一些并非生理引起的。但如果统一解读为生理因素那就会导致认知的偏差。有些时候的确是有些事情太过分了也未尝不可能,我相信很多人也是亲身遇到过。这种时候需要的是公平的处理,而不是归结为冲动。

2.生理的因素。

青少年特别是男性的大脑控制情绪的部分成熟的较晚,完全发育成熟可能需要到30岁。所以这个阀门的确容易处于不太好用的状态。

3.教育的因素

从小父母给予什么样的教育模式,对于孩子未来如何处理问题有相当的影响。家长容易意识不到他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如果易怒,体罚孩子或者用各种让孩子感到羞耻,愧疚的方式教育孩子的时候,这本身就是一个模板,潜在的影响到孩子未来处理问题的方式。如果家长在教育和惩罚孩子的时候做出情绪失控的榜样的时候,孩子同样也是耳闻目染。当到青少年时期,家庭互动的时间越来越少,而同伴的互动时间越来越多的时候。他就会渐渐的将他学到的内容施展开来。这时候家长看到的各种”叛逆“不是别人,正是自己。

4.社会群体的影响

青少年之间往往他们的独立于成人的亚文化导致了他们的价值观是:敢于尝试,冒险和挑战权威。在群体中能获得更高的认同。而这个年龄段也是很需要这种他人的认同感。获得这种认同的一些渠道就是在成人眼里看来是叛逆的行为。

而作为养育者来说。要做的不是在孩子青春期叛逆了以后来做什么去控制和调整。而是在这一切发生以前做好预备。

1.了解自己的孩子

这是我在我的回答里面出现频率最高的一点了。了解孩子的人格特征,行为模式,发展程度。多观察,多沟通。这里面在实际操作的时候细节很多。就不细讲了。简单的来说就是不刺探,不拷问,不软硬逼迫。坦诚,理解,包容,耐心和科学的认知。

2.做好榜样作用

就像前文说到的,孩子小的时候父母教育的方式,往往就是孩子未来的应对同伴的方式。最终也会变成他应对所有人的方式。尽可能少的做出情绪失控的榜样。(这一点做起来的确很难,但是耐心是会有报答的。)

3.提高自己的收入水平

这一点很现实,但是没到要求拼爹的状态。只要达到你所在城市的中等收入水平即可。过于低的收入可能会导致很多的问题,比如社区环境,学校环境,包括过低收入带来的生存压力一样会传递给孩子等等。这点很敏感,但我想还是需要说这么个实话。低收入家庭出来的青少年叛逆行为可能会更多。

4.提高自己的学历知识水平

这一点和前者相同,更高的学历指的是系统化学习的经历。一个有过系统化学习经历的人和没有这段经历的人在教育能力上是会有很大差别。在教育之中各种奖惩逻辑会更为合理。孩子的思维的统一性程度会更高。而青少年时期,父母受过高等教育,孩子同样受高等教育的几率越高,同样,反社会行为和叛逆行为会更少一些。

5.安全的限定

对于各种危险行为,性行为,物质依赖(烟酒等),小群体活动(特别是反社会性的帮派活动)从青春期早期就要适时开始教育孩子认识和了解。到青春期中晚期,限制最晚回家的时间,限制孩子参与一些有反社会性可能的团体,限制饮酒和不合适的物质使用(包括药物)等等手段也是很有效的能够降低危险的发生。合理有效,前后不矛盾的规则也是青春期所必需的。这里特别需要强调的是,自由和民主的家庭气氛的确需要。但是也是需要建立在一定的规则基础之下的。有些事情就像悬崖峭壁,生物的本能就会躲开,但有些危险就像沼泽和毒草,这是需要认知和训练的提高才能够避开的。不能随意的释放自由,因为这个后果产生往往是不可逆的。

6.积极的文体活动

其实数据表明,青少年需要很强的认同感。而获得认同感比较好的方式就是在体育和学习成绩上的优秀。积极的带领孩子从小开始有这方面的发展也可以很有效的让他不往反社会方面发展来获得认同感。

PS:

对于以上第3、4两点我还是想要强调一下,这是有客观的研究支持的。请不要带情绪和刻板印象来看待。这里面并非指极端情况,而是大多数人都可以达到的程度。说这些也是希望大家不要以为拼爹妈就是一切。有些东西必不可少,但也不是要求高到离谱。关键还是要有心在孩子身上。不要想着别人列个N条守则,然后自己照做就高枕无忧了。

通篇答了那么多,讲得都是一些范围和概率的内容。具体的操作我觉得各位还是需要自己去融会贯通的去理解和感受。教育孩子无法是个量产工程

以后有时间再说说我在沟通方面的一些其他想法吧。

本文链接:http://51aizhidao.cn/post/629.html

阅读更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