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深导师一对一咨询

青少年心理问题普遍且隐蔽,几乎一半以上和家庭有关系,家长不要忽略以下症状……

admin2023-08-17 12:44:51231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张冰清 通讯员 徐尤佳

导师一对一:aizhidaozixun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复制导师一对一

胡鑫宇消失的第100天,是2023年的春节。在这个举家欢庆的日子,他却在一个冰冷的角落早已没有了呼吸……

近日,警方公布了胡鑫宇录音笔的内容,里面是关于他在生命的最后一段时间的心路历程,他曾两次表达了自己自杀的意愿,觉得没有人会在意他,觉得生活失去意义。

胡鑫宇的离世,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青少年心理问题成为热议的话题。如果可以早些发现,早些加以干预,这场悲剧原本或许可以避免发生。

青少年的心理问题普遍且隐蔽

家长容易忽略孩子真正的想法

浙江省名中医、杭州市中医院临床心理科(睡眠医学中心)主任中医师张永华的专家门诊,每年都要接触大量因情绪、心理问题前来求治的青少年,这些孩子年级集中在初二、初三以及高中。

他说,青少年的心理问题普遍且隐蔽,孩子对于情绪的表达不像成年人那样直接,一开始往往是以失眠、注意力难以集中、脾气急躁、厌学等为主要表现。而此时很多的父母都会认为是孩子爱玩,不求上进,往往会采取一些比较强硬的手段让孩子能够继续按照他们的意愿学习下去,他们觉得这样是“为孩子好”,从而忽视了孩子真正的想法,久而久之便使得孩子的坏情绪不断滋生发展。

因此,青少年的心理问题的发生,不仅仅是他们自己的问题,更是一个家庭、一所学校的问题。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前几天,17岁的小朱来到张永华的门诊复诊,现在的她比起六个月前刚来门诊时有了很大的改变:可以独自前来接受治疗,愿意主动向医生诉说自己的烦恼。

张医生说,“小朱第一次来的时候,是爸爸妈妈一起陪着过来的,当时她戴着厚重的帽子,沉闷地坐在那里,偶尔回应一两个字,最后只能由妈妈代为讲述病情。”

妈妈告诉张医生,小朱以前很活泼,朋友多成绩好,上了高中后,就慢慢变了。由于在寄宿学校,一开始小朱周末回来会主动分享学校里的事,后来话就很少了,回家连吃饭都叫不动,没吃几口就说饱了,还总是熬夜,“最开始我们以为是孩子大了,知道抓紧时间学习,结果没想到成绩不停地下降,一问老师,发现她经常上课发呆,也不跟人交流。”

老师曾说起,跟小朱谈话时,她总会说“无聊”,“没意思”,“没什么”的字眼,这引起了小朱父母的注意,急忙带着小朱来了张主任的门诊。

经过检查,张医生诊断出小朱出现了青少年的情绪问题,情况比较严重,需要药物和心理干预同时进行。

临走前,张医生又把小朱父母留了下来,叮嘱他们“平时对孩子要多些安慰和倾听,了解她内心真正的想法,去理解她而不是去强行改变她的行为,才能够对她的病情起到正面的帮助。”

孩子“领着”妈妈找心理医生

有时候家长的情绪问题更严重

张医生说,现在临床上还有一种现象,一些青少年比家长更积极寻求心理医生的干预,“几乎一半以上的青少年心理问题和家长、家庭有关系,孩子在出现情绪问题的征兆时会主动查阅相关的心理学知识,反而是家长没有意识到自己的情绪、行为对孩子产生了负面的影响。”

一次,一个妈妈和高一的女儿来到张医生的诊间,看似是妈妈带着女儿来,但他很快发现其实是孩子“领着”家长来求助。

问诊过程中,女儿回答问题时总要用余光瞟一眼妈妈,妈妈数次用不容置疑的语气打断女儿,“你们这代人不愁吃不愁穿,还有什么烦恼。”“你就是想太多了。”

张医生说,其实女儿在问诊时说出来的词都挺专业,看得出私下做过不少功课。反观母亲,语气急躁、语速极快,强硬的词句像机关枪的子弹一样往外蹦。

“这个妈妈自己的情绪问题可能比孩子还严重,情绪是一种‘传染病’,她的问题不解决,孩子的情况也很难改善。”于是,他连哄带劝地让母女俩定期接受心理治疗师的治疗,并给妈妈开了缓解焦虑、安神助眠的中药。

一段时间后复诊,这个妈妈的语气平缓了不少,女儿没有经过太多的干预,自然而然就摆脱了情绪问题。

张医生特别提醒:当青少年出现情绪问题时,家长一定要讲究应对方法,日常交流遵循“3:1”原则,即“孩子说三句,家长说一句”,家长自身的情绪尤其需要稳定下来。当孩子情绪有波动时,要以倾听和抚慰为主,如果孩子的情绪问题无法解决,要及时就医寻求专业的帮助。

青少年情绪问题不仅关乎青少年群体自身,更是与家庭、学校、社会息息相关,重视青少年情绪问题,有利于下一代更好的成长与进步。

青少年的心理问题应当得到重视,以下几点或许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去识别:

1、 性格脾气发生变化,如原本外向的突然变得不愿与人交流,不愿出门,或原本温和的性格突然变得急躁易怒,或是容易波动,经常无故哭泣、大喊大叫等。

2、 出现“厌学”的表现,如上课老是走神,看书写作业时注意力难以集中,学习效率降低,总想看电视、玩手机等。

3、 睡眠变差,如晚上熬夜,早上起不来,诉说自己总是做噩梦,白天精神差,昏昏沉沉想睡觉等。

4、 兴趣变化,如做什么都提不起兴趣,以前喜欢的事都不想去做,或是兴趣过分集中,以至于荒废了其他各种事情。

如果孩子已经出现了情绪问题,家长应该怎么做?

1、 对孩子少一点质疑,对一些支持和陪伴。

2、 自己的情绪不要发泄到孩子的身上。

3、 不要只关注孩子的学习,也要鼓励孩子多参加集体活动,多交朋友。

4、 当孩子情绪有波动时,要以倾听和抚慰为主,尽量不要和孩子起争执。

5、 如果孩子的情绪问题无法解决,要及时就医寻求专业的帮助。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本文链接:http://51aizhidao.cn/post/1559.html

阅读更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