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腊德尔裴神庙刻着一句至理名言——“人呐, 认识你自己”。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复制导师一对一
你, 是否也认识自己的亲密关系, 似曾想过:什么样的人更吸引你?为什么会被眼前的人所吸引?分手为什么让人痛不欲生?是什么导致分手?如何挽救破裂的关系?
一、什么是亲密关系
亲密关系是心理学、女性学、社会学、伦理学等多个学科共同关注的主题,不同学科和领域对亲密关系的概念界定各不相同。但多数研究者都认同亲密关系包括六个基本特征,即关系双方彼此了解、关心、信赖、互动、信任和承诺。即使有了这样的界定,对亲密关系内涵和外延的理解仍莫衷一是。
在 20世纪 80年代及之前,“亲密关系”这个概念涵盖很多内容,包括同性和异性朋友的友谊、家庭成员关系(夫妻、亲子、同胞等关系)、恋人之间的关系。因此,亲密关系双方的年龄范围也颇为广泛,几乎可以涵盖从婴儿、儿童、青少年、成人直到老年整个一生。
但在后来的实证研究中,“亲密关系”指称的含义趋于专门化,后来特指两性之间的“浪漫关系”,即恋爱或者夫妻关系,这称为狭义的亲密关系。
亲密关系也被称为“伴侣关系”,是建立在信任基础上的两个个体(通常是一男一女)之间合作的社会原则,或是具有不同目标的个体通过相互妥协,为共同实现他们的目标而建立起来的关系。
亲密关系与其他人际关系不同,Kirchler总结前人的研究,认为亲密关系的特性主要体现在:伴侣之间的社会距离很小并涉及到了双方的“个人隐私区”;伴侣不仅可以通过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还能够通过直觉理解对方;伴侣间的关系应该是彼此依存的,伴侣的行为使双方有高度相互依赖的感觉;伴侣间有一个共同的愿望,即永远在一起或至少很长时间在一起,有高度的亲密感,并且双方都不会轻易用他人来代替对方。
亲密关系正如“带刺的玫瑰”,亲近伴侣可以享受爱情的芬芳,但也有被刺痛的风险;而为了防止交往带来的痛苦,可以选择远离玫瑰,减少对亲密关系的情感投入。不过,这会破坏彼此感情。因此是哪些“刺”让我们不敢或不愿去亲近对方呢?
二、影响亲密关系的因素
(一)不同依恋类型对亲密关系的影响
让我们重温一下黎巴嫩诗人纪伯伦在其《致孩子》一诗中所说的话;“你的孩子,其实不是你的孩子,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他们藉助你来到这个世界,却非因你而来;他们在你身旁,却并不属于你。你可以给予他们的是你的爱,却不是你的想法,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此诗寥寥数语却极有深意,我常常反复咀嚼,思索良久:孩子不是父母的“私产”,也不是的附属物,而是一个独立个体,应该被给予认真而平等的对待。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约翰·鲍尔比(John Bowlby)首次提出了依恋理论,解释婴儿与主要抚养者 (通常是母亲)之间逐步形成的一种特殊而强烈的情感联结。 1980年,鲍尔比指出,对其他人的亲密依恋是一个枢纽中心,人的一生都围绕这种亲密关系而发展,不仅在婴儿期或是蹒跚学步的幼儿期,而且贯穿于青少年期,还有成熟期,并伴随其步入老年期。
1.依恋类型
鲍尔比对婴儿和抚养者分离时的行为表现进行了研究,发现有的婴儿很会应付分离,有的婴儿则用哭闹来反抗分离,还有些婴儿则在分离后陷入绝望。
玛丽·爱因斯沃斯(Mary Ainsworth)则做了一个经典的婴儿和母亲的依恋实验,将母婴二人带到一间有玩具的房间,观察了母亲离开房间一会儿再回来整个过程中婴儿的反应。爱因斯沃斯发现了三种典型的表现,并对这三种表现进行了命名和界定。
(1)安全型依恋:当母亲离去时婴儿想挽留,表现出不快乐和不安,但母亲离开后能在他人的陪伴下很快平静下来并继续玩玩具,母亲回来后,婴儿张开怀抱希望被抱,被抱一会儿后婴儿就要下地接着玩耍。
(2)回避型依恋:母亲即将离去时婴儿并无反应,母亲回来后孩子也无反应,通过测试仪器发现婴儿也有焦虑情绪,只是没有显露出来。这与平时母婴平之间的相处经历有关,孩子习惯了不期望妈妈能长时间相伴。
(3)焦虑-矛盾型依恋:母亲将要离去时婴儿哭闹不止,而当母亲回来后婴儿还要打母亲,并在很久之后才逐渐安静下来,随后边玩边看着母亲,生怕妈妈再离去。爱因斯沃斯的依恋实验观察细致入微,揭示了婴儿与母亲在长期互动过程中获得体验后形成的,相对固定的对妈妈的依恋关系。
后来,依恋研究专家金·巴塞洛缪(Kim Bartholomew)又加上了一种恐惧型,这种依恋类型的婴儿在妈妈将要离去时表现慌乱,不知道该怎么办,母亲回来后婴儿也不知该怎么办,甚至会出现张开双臂要抱的同时双脚后退不让妈妈接近。因为婴儿渴望爱的对象——母亲,也是造成其痛苦的根源。
2.各依恋类型对亲密关系的影响
依恋理论将爱情置于两人的“关系”中来看待,有学者认为爱情关系和个体婴儿期与抚养者建立的依恋关系有着重要的联系,认为成人之间的爱情是情绪依恋,并提出证据:恋人之间的大部分爱的特征与母婴类似,包括爱抚、触摸、深情对视、微笑、支持、哭泣、痛苦时希望获得安慰、分离时焦虑愤怒、重逢时的喜悦等等。
但是,不同依恋类型下的亲密关系适合与何种依恋风格的个体交往,在恋爱的研究中,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的结论。不过可以肯定的是,不同的依恋类型,对亲密关系的不同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1)认知模式不同
有研究显示,在亲密关系中,不同依恋类型个体对关系的信心和抱持的非理性信念有所不同。安全型个体强调双方亲密性的增加,非安全型个体更在乎自我的感受,其中高焦虑型关注自己的安全(是否会被抛弃),高回避型强调对对方的控制。恐惧型一般来说内心敏感,自我感觉受伤很多,并在分手时常常会做出比较出格的事情,这种爱情可谓存在致命的吸引。
在对亲密关系中的得失评价上,安全型认为自我与伴侣的付出和收益是平等的,高焦虑型个体则认为自己收到的回报更少,高回避型对感情交换的量感知较低。另外,安全型个体在亲密关系中的积极体验更多,而对配偶形成不安全依恋的个体具有较高的虐待易感性,他们在婚姻和恋爱关系中体验到更多的消极情绪,对于被抛弃的威胁,更倾向于以仇恨、敌意的方式应对。
在认知模式方面,安全型依恋类型个体的思想模式更有利于发展积极良好的亲密关系,而非安全型依恋个体的思想模式容易在一定程度上把亲密关系带入消极的发展轨道。
(2)归因风格不同
不同依恋类型会从归因风格上会影响亲密关系。研究表明,安全型的人有积极的自我观和乐观的期待,对伴侣也更为信任,他们更倾向于把伴侣的行为解释为适宜的和有帮助的,个体采用这种认知模式来维持伴侣及本身的积极印象;不安全依恋的个体更多的是会感知到关系中的不适宜行为,将事件归因为悲观的方面,甚至会出现情绪上的悲痛,并由此产生适应不良的应对策略,最终导致差的关系结果,且个体对伴侣的消极归因比对自己的消极归因更会影响关系的满意度进而影响亲密关系质量。
在归因风格方面,安全型依恋个体的归因风格有助于对亲密关系建立乐观的信念,带来更多的积极体验,促进关系的维持和发展。反之,非安全性依恋个体的归因风格容易导致亲密关系的恶性发展,给关系的发展和维持带来一定的阻碍。
(3)交流方式不同
沟通和交流是维持亲密关系的重要方面,不同依恋类型的个体在沟通方式上存在差异。研究发现,安全型和矛盾型依恋个体比冷漠型和恐惧型个体更愿意进行自我表露,高焦虑型的个体将自我表露当成缓解被抛弃焦虑的手段而不是促进亲密程度发展的方式,且对伴侣的自我表露反应也不积极;高回避型的个体则表现为强制性封闭,此种类型的人不但不愿意表露自我,甚至在和高自我表露的伴侣交往时会有不舒服的感受。
在交流方式方面,安全的依恋类型个体的交往会在适当的自我表露,积极的反应中良性循环,而非安全型个体的交往会由于沟通中的障碍而影响亲密程度的发展。
既然人们在小时候与母亲建立的依恋关系会深刻地影响到其成年后的爱情心理,那么,是否儿时没有建立依恋关系就注定无法享受到完美的爱情呢?
事实并非如此,在达维拉(Davila)的一项研究中,有 30 %的人在两年期间改变了他们的依恋类型,这说明依恋类型并非在儿时建立后就固定不变了。
要矫治不健康的依恋关系必须要做到两点:
第一,要找到一个对自己感情真挚的安全型依恋的人作为伴侣,对方愿意在相当一段时间里真诚相待,甘于忍受自己对亲密和背弃的恐惧,用自己的长期的陪伴给予安全的接纳。
第二,必须相信依恋类型的可变性,并勇敢地敞开自己的内心去与他人交往。只有这样,经历过一段温暖、呵护和接纳的亲密关系之后,方可融化心中的坚冰,最终蜕变成充满自信的安全型依恋的主人。
(二)表达感激对于亲密关系的影响
感受到被他人感激是感激对回应和关系满意度预测效应中的中介变量,当个体接受到来自他人的恩惠时,就倾向于产生感激。
在社会交往中,个体往往不确定自己的付出是否会得到回报。而感激提供了一种对社会赞许性行为进行回报的可能,感激能够增加个体的互惠性行为。能够让个体更多的关注到对方的积极特质。而且愿意花更多的时间和对方在一起,这种认知上的和动机上的改变,能够使感激有助于形成高质量的人际关系。
表达感激可以让对方感知到人际的温暖(如友好、体贴),提高归属感,促进了新的关系的建立。
Jia. Lee和Tong研究发现,感激通过促进行为的模仿,而且这种行为模仿是无意识的,进而促进关系的巩固和建立。也有研究发现,感激的表达和对另一半的欣赏,增加了恋人双方对关系继续维持的意愿度,更愿意忠诚于这种亲密关系。而且表达感激的一方,也会对另一方的需求有更多的及时回应。
当个体知觉到自己被另一半感激,会提高个体的积极体验。这种积极体验一方面使个体愿意继续为对方或者其他人做出亲社会行为,另一方面也能使个体产生安全感和自信心,认为自己被另一半接纳和认可。
在亲密关系中,如果个体对另一半的需求做出积极的回应,并且另一半知觉到这种回应时,另一半也会反过来对他/她做出积极的回应。如果个体主动理解、确认和满足另一半的需求和愿望。那么他/她也更容易知觉到来自另一半积极的反馈信息,从而有利于个体提高与另 一半的关系满意度。
反之,如果个体不愿积极地响应另一半的需要或者愿望,与另一半的交往方式比较消极。这时候他/她知觉到来自另一半的反馈信息可能也是比较消极的,从而也降低了其对亲密关系的满意度。
所以,个体对另一半回应的积极性将影响个体感受来自另一半的回应程度,从而影响关系满意度。
(三)自我关怀对亲密关系对影响
自我关怀可以促进伴侣之间关系的和谐。自我关怀水平高的情侣,问题出现的频率更少,呈现出来的问题也更柔和,对于彼此的关系有更高的满意度,双方也会有更高的幸福感。
自我关怀水平高的个体之所以能拥有更高的伴侣关系质量,和他们在关系中建设性的行为有关系。
当冲突产生后,自我关怀水平高的个体,会和伴侣有更开放的交流,更愿意努力和伴侣寻求共识。在面临冲突时,自我关怀水平低的个体更可能会讨好对方,压抑自己的需要,而自我关怀水平高的个体会在不过度牺牲自我的同时与对方达成一致。
在面对伴侣的不足时,能够自我关怀的个体会采取接纳的态度,并且有更强的宽恕的意愿,这一点也减少了关系中的嫉妒的行为。能够自我关怀的人,在犯错后有更愿意道歉,而不是由于担心受到指责而拒绝道歉;除此之外,在一项实验中发现,高自我关怀的个体更愿意在伴侣道歉后,原谅对方的错误。因此,善于自我关怀的人更容易给伴侣留下体贴、支持的印象,而不是控制和冷漠。
自我关怀水平高的个体通常有更强的共情能力。共情是感知和体验他人心理感受的过程,安全依恋水平越高的个体,其共情能力也越强。而且善于自我关怀的个体有更强的情绪调节能力、有着更少的反刍思维、更低的压抑自己感受和想法的倾向,以及更低的回避倾向。
所以,善于自我关怀的个体,在人际交往中会表现出更多积极的行为,例如对待他人有更多的支持和信任,在与他人沟通时保持开放的态度,也更容易原谅他人的错误。
(四)个体自尊对亲密关系对影响
Leary和 Baumeister 的研究发现,在人际交往中低自尊者存在普遍的被拒绝期望。在亲密关系中那些低自尊的个体也会低估伴侣对他们的评价和爱他们的程度。
因此,他们更多体验到自我保护带来的好处(奖赏),即趋向自我保护动机和逃避关系增进的动机较强,其监控系统能迅速侦测到微弱的拒绝信号,并向个体发出存在伤害的强烈信号,警告个体避免亲密交往,减少对伴侣的依赖以防安全感被威胁。
有关亲密关系的实证研究也发现,低自尊的个体很善于从伴侣发脾气、谈论他们身上的不好品质等这类事件中感受到拒绝。随后,低自尊者通过贬低伴侣价值等方式提前减小被拒绝可能带来的痛苦。而对于高自尊个体来说,对伴侣接受性的乐观期望足可以补偿或减少拒绝带来的痛苦。
(五)自我牺牲对亲密关系对影响
在亲密关系中,时常会出现两个个体的利益冲突,即个体的最大利益和其伴侣或亲密关系的最大利益不一致,此时,个体就要选择是满足自身利益,还是牺牲自己利益以维护亲密关系。
许多研究发现,在这种两难困境中最常见的解决方法就是一方牺牲自己的利益以满足对方利益或维护关系。这种牺牲,可能是在重要利益上的让步,如为了对方的事业或关系的发展而不得不放弃自己的工作和升迁机会,也可能只是一些琐碎事情上(如家务分配)的让步。
究竟应不应该作出牺牲呢?
不同研究者有不同的观点。有研究者——特别是女权主义临床工作者和研究者——认为把伴侣(即恋人或配偶)的利益放在自己利益之上是有害的。他们认为牺牲个人利益可能解决了暂时的冲突和困境,但会导致相互依赖(通常是女性对男性的依赖)、怨恨、关系满意度降低、个体的自我缺失和抑郁症状。
不过,社会心理学家更强调人际关系中“牺牲”的积极意义,指出亲密关系中的牺牲能够增加关系满意度,延长关系持续时间,并且感知到恋人作出牺牲能够增加个体对恋人的信任,反过来能加强对关系的承诺。
趋避动机理论促使人们关注行为背后的动机过程,将牺牲研究中的矛盾结果归结于支配牺牲行为的动机差异上。例如,Impett等人指出在亲密关系中,个体为伴侣或亲密关系而牺牲自己利益的行为,可能受趋向或逃避动机驱动。在两种动机驱动下个体的关注点、关系质量、幸福感及伴侣感受均不相同。
为趋向动机驱动的个体更关注牺牲可能带来的积极结果,如伴侣快乐或者关系更加亲密。同时自己可能体验到快乐感或满足感;而逃避动机驱动的个体则更关注并努力避免不作出牺牲可能带来的冲突、不满、关系破裂等消极结果。
此外,在亲密关系中面临潜在的利益冲突时,个体经常会关注伴侣是否会为自己作出牺牲。感知到伴侣的牺牲是趋向还是逃避动机可能引起个体不同的感受和关系质量的不同变化。
例如,若一个男子相信自己的女友是出于对自己的爱和支持(趋向动机)而放弃和朋友共进午餐,并选择和自己一起打网球,他的感受与认为女友只是为了履行义务、避免让自己失望(逃避动机)而作出牺牲的男子的感受可能非常不同。
研究还发现,当个体认为恋人的牺牲是趋向动机的,其感受到的积极情绪较多,且感受到的关系质量有所提高,关系持续时间也较长;而逃避动机驱动的牺牲带给伴侣的积极情绪体验较少,关系质量提高较少,甚至可能下降。
可见,在亲密关系中,牺牲对个体和关系究竟会产生积极影响还是消极影响要依牺牲者的动机类型而定。
(六)权力对亲密关系的影响
亲密关系中的权力是指亲密关系中的一方改变另一方的思想、情感和/或行为以使其与自己的偏爱相符合的能力或潜能,以及抵抗另一方施加影响企图的能力或潜能。
Rucker 等提出,权力的前因可以归为结构因素、认知因素和物理因素,例如社会角色、语义启动或身体的位置都能导致人际间的权力差异。也就是说,权力来源于多种多样的权力基础,这些权力基础可以是物质性的,也可以是社会性的。同样,亲密关系中权力的来源也是多样的,如经济收入、土地拥有权、专业知识等都会对亲密关系中的权力动态产生影响。
亲密关系中多样的权力来源导致了亲密关系双方在不同领域中往往有着不同的权力分配。亲密关系中的一方可能由于经济收入较高而在家庭支出领域拥有较大权力,而另一方可能由于拥有教育儿童的专业知识而在养育子女领域拥有较大权力。
根据互依理论,对有价值资源的控制是权力产生的基础,如果一方拥有对对方而 言很有价值的资源,另一方就会产生对他的依赖,他则拥有了对另一方的权力。亲密关系中的权力大小与依赖程度是相反的,对另一方依赖程度较低的人拥有更大的权力。
亲密关系中权力较大的人对另一方的慷慨行为有更高的工具性归因倾向,并且有 着较低的承诺水平:工具性归因在亲密关系中的权力与承诺之间发挥着中介作用。这表明,亲密关系中权力较高的个体更容易对对方的好意产生怀疑,将对方的好意看成是想从自己身上得到资源的手段。
亲密关系中的权力对攻击行为的研究中表明,亲密关系中权力的平等程度越高,则建立深情关系的可能性越大;权力的不平等程度越高,则建立暴力关系的可能性越大。在权力不平衡的亲密关系中会发生更多的相互攻击。亲密关系中高权力的个体不仅更容易发起身体攻击,同时也更易发起关系攻击。女性在亲密关系中拥有的权力越大,则遭遇攻击行为的可能性越小。
根据权力的情境聚焦理论,高权力的个体有着更有效的目标追求,研究者通常认为这是由于高权力者有着更强的自我调节能力导致的。亲密关系中的个体在目标追求的过程中不仅拥有个人目标,同时还要将关系的维持作为一个目标。因此,亲密关系中高权力者会根据情境需求激活不同的目标,即关系目标或个人目标。
研究发现,亲密关系中高权力个体在遭遇敌意后会产生较少的消极情绪,更容易宽恕对方的不忠行为。这表明当发生威胁亲密关系维持的事件后,高权力个体会更多地激活关系目标,并实施相应的策略以得到维持关系的结果。而当亲密关系的维持未受到威胁时,高权力个体则会选择个人目标,并采取与个人目标相一致的行为,如表现出较少的亲社会行为或较多的攻击行为等。
总之,亲密关系的维持是否受到威胁,能够对亲密关系中高权力个体的目标激活产生影响。
在初建关系阶段,亲密关系所面临的关键挑战是建立满意的权力结构,关系双方持交换倾向,因此更易形成公平交换的权力影响策略,以保证关系双方被公平对待;而在确定关系阶段,亲密关系所面临的关键挑战是维持权力结构的平衡和稳定,关系双方持共有倾向,权力与影响策略的显著性下降,这使得亲密关系中的双方会以自动化的方式进行决策;在变迁阶段,亲密关系双方则要面对再平衡权力结构这一挑战,因此在某些领域会持有交换倾向。
三、对亲密关系的反思
爱情就像是“冰水混合物”,它由无私的爱心和自私的欲望混合而成。当我们爱一个人时,同时也对他(她)产生占有欲与其他执着,而因为这种混合的特性,使得爱情既可以展现人性光辉,也能让人恶念丛生。
恋爱和婚姻都是个体实现亲密关系的一次契机,如能正确的处理与伴侣的关系,会大大提高亲密关系满意度和持久性。亲密关系的研究是复杂的,影响是深远的。尽管这种关系的改善非一时一日之功,我们还是需要在了解之后有一些改善的举措。
及时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要求,这是互相尊重内心感受的表现。中国人崇尚内敛保守的行事风格,在家庭关系和恋爱关系中不擅长及时表达个人的内心感受和对对方的要求,有事情不沟通,总是希望或觉得对方能够理解。这样的想法恰恰让双方的关系陷入僵局,会引发误会和冲突。只有双方都有及时表达和沟通的意愿以及行动,才能更好地维系亲密关系。
学会调控情绪,常见的情绪调节策略有认知重评、表达抑制、转移注意等。重视心理咨询和辅导。无论是恋爱关系还是婚姻关系都需要得到这方面的指导和训练。但是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并非一定都要寻求心理咨询师的帮助。预防和提升关系质量如果得到了重视,那么很多亲密关系中的问题都能避免。如果是亲密关系出现重大问题,可能需要专业心理咨询师进行深入干预。
亲密关系作为一种“冰水混合物”,其伟大神圣与否,和混合比例有关:无私之水比例大,而自私之冰比例小,这样的爱情是伟大神圣、美好浪漫的,如电影《泰坦尼克号》中杰克为救露丝,无私献出生命,电影能够打动很多人也证明良知及人类之共性。而如果无私之水占比小,自私之冰占比大,痛苦和恨就接踵而来,因爱生恨的悲剧并不在少数。因此,怎样处理亲密关系是我们每个人的一门必修课。
网友评论